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武城县实验中学---知识改变命运

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引用】第二章光现象 第四节《光的折射》导学案  

2011-01-06 08:30:36|  分类: 八年级物理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和大家分享这篇日志,我的看法是:

 
原文地址:第二章光现象 第四节《光的折射    原文作者:钟爱物理

 

第二章光现象 第四节《光的折射》导学案

朱汉中学   周总峰

学习目标

1、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。

2、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。

3、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,光路的可逆性。

重点:知道光的折射现象

难点:解释简单地折射现象

预习导学

1、光从一种介质  入另一种介质时,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,这种现象叫    。

2、在光的折射现象中,光路也是的   。

学习研讨

探究:光的折射定律

1、  光在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?

2、你会猜想反射光的方向可能与         有关。

3、设计和进行实验:

(1)如图所示:所需装置:光源、水槽、水、空气界面。

  

(1)在黑板上画右图所示板图,说明实验中光线将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水面上,让学生猜想进入水中的光沿什么方向行进,如果改变方向,是向界面偏折呢,还是向法线偏折?

(2)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三次,让学生说明入射光线怎样改变了,使学生注意观察水中折射光线的方向。

(3)让光垂直入射,观察光的折射光线的方向。

(4)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折射情况,总结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。

 光的折射规律:折射光线、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  内;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  两侧。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,折射光线向    方向偏折,折射角   入射角;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,折射光线   方向偏折,折射角   入射角。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,传播方向   。

(二)、如果光从水中斜入射空气中,是否发生折射现象?射到空气中的光线将向哪个方向偏折?画图表示你的想法。

(三)、折射规律的应用:

叉鱼问题等眼睛受骗时,要强调人看池底,是从池底射出的光进了人眼睛。如图所示:画出从池底某点A发出的靠近法线的两条光线射入 空气中的情况,说明眼睛受骗、池水变浅的道理。

 

由图可以看出射出水平面的折射光线不能相交,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,觉得折射光线好像是从交点射出来的。根平面镜成像的情况对比,说明眼睛看到的是A点的虚像A1。虚像A1的位置在A之上,眼睛看到的池底各点都如此,所以看起来池底升高,池水变浅。

实际做以下钢笔“错位、”问题,让学生观察。注意:使用的玻璃砖要比较厚,观察时要把钢笔放在水平桌面上,眼睛的视线不要垂直于玻璃砖的水平面,而要成一定的角度。

应用导航

例题:把一枚硬币放在没有装水的瓷杯里,把瓷杯放在桌子上并慢慢的向远处推移,知道眼睛更好看不到硬币为止,保持头部不动,缓慢地向北中倒水,你会发现什么现象?解释其原因。

分析:该实验说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,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。当杯中没有水时,光线          ,当眼睛在物体与杯的边缘连线的延长线外测时

看不到硬币。当向北中不断加水时,来自杯中硬币的光线从水中向空气中入射时,在界面处发生       。会向       法线 方向偏折(即向杯的外侧偏着),这样光线又重新能进入人的眼睛。眼睛沿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得到了物体升高的   

      像 。

导学达标训练

1、如图所示, MN 为两种物质的界面。光线 AO 为 ______ 光线,光线 OB 为______ 光线,光线 OC 为 ______ 光线。∠ AOD 是 ______ 角,∠ DOB 为 ______ 角,∠ QOC 为 ______ 角。从图中可知入射角为 ______ 度,反射角为 ______ 度,折射角为 ______ 度。

2、放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 ______ (填“上”或“下”)偏折了,这是由于光从   中斜射入   中发生了_____现象。

3、潜在水下的人看到岸上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  (填“高”或“低”),这是由于光从   中斜射入   中发生了_____现象。

4、(2005湖北黄冈)下面四种光的折射光路图中,正确的是(    )

   

5、站在湖边往水中看去,可以看到水面上漂浮的木块、水中的鱼、湖边的树木和蓝天中的白云,由于光的折射而成像的是( )

A 、白云 B 、树木 C 、游鱼 D 、木块

6、画出图中光线 AO 过 O 点以后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。

    

(第6题)       (第7题)
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10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