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武城县实验中学---知识改变命运

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引用】初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《生活中的透镜》导学案  

2011-01-06 08:31:11|  分类: 八年级物理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和大家分享这篇日志,我的看法是:

 
原文地址:初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《生活中的透镜》导学    原文作者:钟爱物理

初二物理第三章第节《生活中的透镜》导学案

周总峰

【学习目标】

1.知识与技能

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。

2.过程与方法

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,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。

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。

3.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
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,获得成功的愉悦。

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,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。

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。

【内容分析】

本节主要介绍的是生活中常用的透镜,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、具体的感性认识,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准备。

【学情分析】

学生对于经常使用的照相机、放大镜、投影仪、望远镜等光学仪器比较熟悉,但大多数并不知道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。

【重点难点】

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。

策略方法】

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及体验达成目标

【学习过程】

一、复习提问

1、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?

2、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什么?

二、引入新课:

照相机、放大镜、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。这一节我们来学习透镜。

一、  照相机

先出示真实的照相机,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的镜头。

镜头的作用相当于那种透镜?——凸透镜

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,形成一个缩小的像。

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,它在暴光后发生化学变化,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,经过显影、定影后成为底片,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。

想想做做:制作模型照相机

把模型照相机对准某个人或物体,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屏幕间的距离,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像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二、    投影仪

投影仪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仪器,照图3.2-4介绍投影仪的构造。

投影仪的投影镜头是什么透镜?——凸透镜

演示

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(反光镜)取下,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。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图案清晰的像。观察相的大小、正倒。

    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,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像。

   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,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。

三、      放大镜

放大镜也是凸透镜,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。

请同学们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,并改变放大镜到字的距离,观察字的放大情况。——能成放大的像,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,它是正立的虚像,并且像与物体在同一侧。

【反馈练习】

1 手持一个凸透镜,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(离墙近些),在墙上能看到什么?

2 在透明的玻璃板和塑料片上滴一滴水,这样就做成了放大镜。用它观察课本,看看课本上的字是不是放大了。

【小结】

学生总结本节课在知识上的收获。

【巩固练习】

学生完成目标检测。

【布置作业】

    课后练习2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2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