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武城县实验中学---知识改变命运

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引用】第三节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》导学案  

2011-01-06 08:34:32|  分类: 八年级物理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和大家分享这篇日志,我的看法是:

 
原文地址:第三节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》导学案    原文作者:钟爱物理

 

第三节: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

中学      周总峰

教学目标:

1、知识与技能

(1)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。

(2)知道凸透镜成放大、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。

2、过程与方法

(1)能在探究活动中,初步获得提出问题和作出有针对性的能力。

(2)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,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。

(3)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。。
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
(1)乐于参与观察、实验、制作等科学实践的态度。

(2)通过探究活动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,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,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。

教学重点:

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,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培养。

教学准备:

光具座及附件、蜡烛、火柴

教学过程: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

一、复习导入:

老师直接提出:生活中用到的照相机、投影仪、放大镜这些光学仪器是利用那种透镜成像的?和成像各有什么特点?

让学生回答:

1、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。

2、照相机照相时,成的是缩小,倒立的实像;投影仪投影胶片时,成的是缩小,倒立的实像;放大镜看物体时,成的是放大、正立的虚像。

二、新课教学:

1、提出问题:(教师启发:都是物体经凸透镜成像,而成像的特点却不同,对此你会有怎样的问题)

那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什么因素有关?

2、做出猜想与假设:

(教师引导:通过上节学习及日常的认识,我们发现使用上述光学仪器成像时,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)

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有关。

3、设计实验

(1)教师指导学生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探究实验,提出实验探究是物理知识学习最基本的一种方法。

教师给出试验器材,让学生根据猜想,指导学生阅读教材。学生阅读、讨论、设计实验方法,小组发言展示。其他组同学评估、改进实验方法。明确实验目的。并回顾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,(方法:平行光(太阳光)聚焦法,可用小手电筒代替平行光源。)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本节课凸透镜的焦距.

(2)让学生明确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过程,实验中要观察什么、测量什么和记录哪些内容。小组展示回答,其他组进行补充。

教师演示: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、注意事项。

指导学生将实验器材按如图所示摆放。

要求:将凸透镜、蜡烛、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。为此调整凸透镜、蜡烛、光屏的高度,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。

并指导学生,实验时先改变物距,使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验。

并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;怎样记录物距、像距;注意小组内的分工合作。

4、进行实验:

学生每4人一组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探究:

(1)把蜡烛放在较远处,使物距u>2f,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,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,测出物距和像距v(像到凸透镜的距离)。

(2)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,使物距在2f和f之间,即2f>u>f,重复以上操作,进行观察和测量。

(3)继续移近蜡烛,使物距u<f,在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?怎样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?是虚像还是实像?观察像的大小、正倒、测出物距,估测出像距。

按上述计划操作,把数据和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中。

小组所用透镜焦距f=_____cm

物距与焦距关系

物距u/cm

像的性质

像距v/cm

实虚

大小

正倒

u>2f

 

 

 

 

 

u>2f

 

 

 

 

 

2f>u>f

 

 

 

 

 

2f>u>f

 

 

 

 

 

u< P>

 

 

 

 

 

u< P>

 

 

 

 

 

5、分析和论证:

让各组学生分别对自己的数据进行处理,各小组送交自己的实验记录结果,进行投影仪展示,表述发现的现象和规律:

当u>2f时,成倒立、缩小的实验像;

当f<2F是时>

当u< P>

成实像时,物距变小时,像距变大,像也变大。

6、交流评估

(1)引导学生相互交流,开展评估,各述己见。

(2)要求学生回顾探究活动过程,进行分析评估,总结经验,弥补不足。老师总结整个探究活动的完整过程,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。

三、小结:(让学生自己从知识内容、方法等方面总结)

(1)内容总结:

1.u>f时成实像,u<f成虚像,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。

2.U>2f时成缩小实像,u<2f时成放大实像,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虚像的分界点。

3.成实像时,当物距减小,像距变大,像变大;物距增大时,像距变小,像变小。

4.成实像时,像与物在凸透镜异侧,成虚像时,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。

5.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,可显示在光屏上,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,不显示在光屏上。

(2)方法归纳:

本节课运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,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分别为提出问题、猜想或假想、设计实验、进行试验、分析和论证、评估、交流。

四、反馈练习:

1、如图4示,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,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,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(   )

 

2、摄影师给小明拍了一张全身照后,又想给小明拍一张半身照,摄影师应_____(靠近、远离)小明,同时“调焦”,使镜头_____。(向前伸、向后缩) 

3、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,当物距为30厘米时,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,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,它的像一定是(    )

   A.放大实像  B.缩小的实像  C.放大的虚像  D.缩小的虚像

4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:第1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、透镜、光屏放在光具座上。但是,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,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:___________________。第1.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,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。

  

第1小组

第2小组

凸透镜焦距/cm

14

14

14

14

16

16

16

16

物距/cm

20

30

40

60

20

30

40

60

像距/cm

47

26

22

18

80

34

27

22

像的正倒

倒立

倒立

倒立

倒立

倒立

倒立

倒立

倒立

 请分析以上数据,你能得到什么结论?(写出两条即可)

   (1)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   (2)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 五、作业设计:

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探究实验,完成探究报告。

 

教学反思:教师课后完成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77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