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功》 导学案
【学习目标】
1、知识与技能
A、理解机械功的概念。
B、会用实例解释功的含义。
C、知道任何情况下,功是不可能省的。
D、会利用功的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
2、过程与方法
A、在功的概念的建立过程中,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
B、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思
3、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:
A、关注与关心生活与生产中的功,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
B、知识来源于生活,再应用于生活。
【学习过程】
导入新课:
同学们中国汉字是表意的,“尘”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小土吗?这一节我们学习这个字----“功”。这个字一个“工”一个“力”,看来古人都明白做工是跟力有关的,不错的,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现代科学中物理里的“功”是什么
过程设计:
一、导学力学中的功的含义
1、 自学课本第104-105页前六行,完成下面的问题:
A、 如何算做功,做功的二个因素。
B、 生活中很多用了力,做不做功的例子,举例子,并说明为什么它们是用了力,确没有做功。
训练
1、是非题
1.运动员将杠铃举着不动,此时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。 ( )
2.某同学踢毽子,毽子在空中运动过程中,此同学对毽子做了功。 ( )
3.一个书包沿楼梯滚下,因为滚动方向是斜向下的, 所以重力没有做功。 ( )
下列说法中,正确的是: [ ]
A.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,手的拉力对水桶做功
B.提起水桶在水平路面上保持水桶的高度不变,向前移动了一段路程,手的
拉力对水桶做了功
C.出手后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,推力在对它做功
二、导学功的计算:
小组学习如下问题::
1、 功的计算方法。
2、 记住功的公式
3、 功的单位,表示、
4、 焦耳的表示,物理意义
同学们找出不明白的问题,集体讨论,
出示练习
1、一架起重机在1分钟内把质量是50吨的物体举高10米,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( )焦耳;
2、重为1000牛的木箱, 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0米, 木箱所受阻力为箱重的0.3 倍, 则拉力对木箱做的功为( );重力对木箱做的功为( )。
一质量为100 千克的小车, 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50米,拉力做功3.75×103焦耳, 则水平拉力是( );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是( )。
三、 导学功的原理
|
砝码重 |
砝码提升高度 |
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|
动力 |
手移动的距离 |
使用机械所做的功 |
杠杆 |
|
|
|
|
|
|
动滑轮 |
|
|
|
|
|
|
1、 教师指导,分组实验并完成表格
2、通过实验,总结功的原理,用机械不省功。
同时总结出公式GH=FL。公式的依据就是不少功。
四、达标检测:
一、填空题(每空1分共35分)
1.斜面是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,它可以省力。把物体放在斜面上向
推力,最少做_____焦耳的功。
2.长为10米,高为2米的斜面,把50牛顿的重物拉上顶端,如果斜面的机械
效率是80%,需用的拉力最小是___牛顿,拉力功的大小是____焦耳。
3.甲、乙两辆拖拉机的功率相等,沿不同的路面运动,如果在相同的时间内
两车的牵引力之比为______。
4.在水平桌面上滚动的小球受到桌子的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,支持力在小球
滚动时______功,这时重力对小球____功。
判断题(对的在括号内打“√”错的在括号内打“×”)(
10分)
1.做功多的机械,一定省力多。 [ ]
2.选用机械时,功率越大越好。 [ ]
3.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,可以省功。
4.把重物沿长5米,高1米的斜面移上汽车,物重为10 牛顿,最少所做的功应
为10 焦耳。 [ ]
5.小球从斜面上滚下,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对小球作了功。 [ ]
6.功的原理只适用于简单机械。 [ ]
作业:课本P107,3、4、5、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