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武城县实验中学---知识改变命运

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转载】探讨高效生本课堂(原)  

2012-10-22 21:58:54|  分类: 教改园地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本文转载自用心倾听心声《探讨高效生本课堂(原)》

今天和大家探讨两个课题:一为什么要改革课堂模式?二怎么改?

一、为什么要改革课堂模式?

现在为什么老师教得苦、学生学得苦;教师身心疲惫,学生就是不会,学生成绩达不到预设效果。通过听课,发现我们的课堂出现了一些病症。

(一)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,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

教师:精彩演员。学生:听话的群众演员,教师把教材讲得淋漓尽致,而学生不听、不会

分析:结果教学效果等于零。怎么评价课堂?是老师讲得出色?还是学生掌握的多少?教师注重自己教法,认为只要我讲得出色,学生就应该会。你不听,你不会,那是你的事,忘记了:课堂上老师明白和想让学生明白是两回事。

(二)注重满堂灌忽视巩固归纳

教师:满堂灌,不留给学生消化、巩固的时间,不敢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能自己看明白的,不放心让学生看不放心让学生讲。铃响了,老师还在

分析:教师对课标钻研不够,课标要求学生掌握1点,教师习惯发挥到23,认为处处都是重点,对课堂时间没有合理分配,不给学生消化、巩固的时间,不顾学生掌握多少。对学生来说,如果老师讲课超过20分,无论老师讲得多生动,学生都会分心、走神。

魏书生说:只有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。“能说会道的老师”成绩差,“沉默寡言”的老师成绩好,因为,表达能力强的老师因为善讲,课堂上讲的多,学生只能被动听。

(三)注重平铺直叙,忽视重难点

老师开始上课后,不写课题、不交代教学目标、不交代教学重、难点是什么?一节课听下来,老师认为学生什么都得记住,结果学生什么也都记不住。

分析:教师认真备课时,没有吃透教材。没有掌握“两标:1教学目标2学习目标。四点:1教学重点2学习重点3教学难点4学习难点。

二、怎么改?(打造高效、生本课堂”)

(一)改观念、改态度

课改是改观念、改态度、改理念,改方法,改模式,老师讲学生学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,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我。杨树长成最好的杨树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师中心生中心目的是“让每一位老师成长、让每一位学生成才、让每一堂课高效”。

杜郎口,为什么火?到底该向它学什么呢?

1、杜郎口人的精神

杜郎口人具备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的精神。他们骨子里有一种对教育真谛的追求,他们敢于担当,从最弱变为最强,他们千方百计把学生从厌学、辍学的苦海送到乐学、创学的天堂。敢为人先是杜郎口人的气概,永不自满是他们真实的写照。

2、杜郎口的教育观

即相信学生,解放学生,利用学生,发展学生。以人为本,尊重生命,相信学生的道德,解放学生的手脚,利用学生的智慧。

3、杜郎口的

他们无为在行、有为在心2006年辽宁省实施课改,课改有没有成绩?有!有没有失败?有!课改使成绩下降成立不成立!不成立,失败说明没有真正改,因为课改是“相信学生、解放学生、依靠学生、发展学生”,当然,初期可能会影响一些成绩,就像新手开车,跑不快是正常的。但慢慢地,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,学生成绩会加速提高。当老师把目光转向关注学生成长,而不是只有成绩的时候,就会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路,学生也会走得越来越稳,越来越健壮。

有人说,我们学校适合改吗!非常适合。高中:高二、六班从高一开始做实验,已经2年,成绩名列前茅。今年3月份,高二大部分班采取了小组合作形式。高一也有一部分班级积极响应。初中:初三、二班,一年上升了提高率,初一地理和生物的成绩实施1年,居和平区第二,这些都证明了改革课堂模式有成效的。

4月份,和老师们去了凤城六中,回来后,听课、品课、评课、参加教研活动、和省、区教研员请教,我感到:外国语学校升本、高效课堂悄然走进校园,我们的老师已经走到了生本课堂的前沿。

(二)从什么地方打切入点

我们无法改变教材、考试制度、教育评价,不可能改变学苗,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,但小环境我们可以改变。这是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——课堂教学方式。

开学以来,初中进行了改革尝试:以“学生先预习,老师后讲授”为课堂教学模式,以“小组合作,互动交流”研究为突破口,通过实施“导学案”变“授人以鱼”为“授人以渔”,让教师更加优化课堂教学,让课堂教学达到高效,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,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引导,解决学生想学、会学、学会的问题

主要内容框架是

1、教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

教师通过编制和引用导学案,给学生设定预习的范围、提纲方法,帮助学生确定重点、难点,做好预习笔记。

2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

学生科学分组,合理分工,教师给各组明确每科的学习任务,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,学会交流,学会学习,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
3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作业

有针对性:对优等生、中等生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。

时效性:以强化和巩固当堂或一单元内所授重点、难点知识为主。

有适量性:不布置大量机械、重复的抄写作业,避免学生陷入题海。

6月份,初中35岁以下的老师,做了生本课堂的汇报课,初见成效,特别在2次家长开放日的时候,展示了风采。

(三)公开课亮点

1、生本课堂,大胆尝试

荣嘉盟的课:公开课的第一天,感到一堂生本课堂,学案运用、自主学习、合作探究、师生互动。体现了“让学生动起来、让课堂活起来”,开了好头。

2、放手学生,快乐课堂

刘媛媛的课:运用黑板效率高,让学生画图、展示,老师对重点、难点、易错点进行讲解。体现了“老师点拨方法与思路,学生已经会的,老师不讲;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和小组讨论能够学会的,老师也不讲”。

(两位老师成绩名列区第二)

3、事先预习,展现自我

邵艳秋的课:让学生上课前自己准备课件,讲单词、讲语法、讲课文,体现了“以学生自主预习、交流展示、训练反馈和教师导学”为方法的教与学的活动,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。(成绩名列区第一)

4、师生参与,精心准备

武晓霞的课:开始担心,我鼓励她:《杞人忧天》自读课:老师为了准备、上好课,课前和学生一起积极准备,把学案让学生主讲,近一半时间都是学生组织。体现了“尊重学生,依靠学生、相信学生能做好任何事”。

5、敢于亮剑,知难而上

初三年级的老师积极投入到课改之中,初三年级的老师积极投入到课改之中,霍欢的课,体现:相信学生能学好,能取得好成绩。什么是好学生?有进步的学生、成绩有提高的学生、行为习惯慢慢变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。

(四)怎样打造生本、高效课堂

人们常说的给学生“一杯水”,教师要有“一桶水”。“一桶水”,经过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,还能剩多少?仅有“一桶水”够用吗?能适应发展吗?

 “一桶水”,其“水质”又如何?是活水还是死水?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课程驾御能力、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、研究能力。我们有吗?

“一桶水”,能否倒满学生“一杯水”?同样倒给学生“一杯水”,我们所付出的劳动,所花费的时间一样吗?有没有效率的问题?是“高投入低产出”,还是“低投入高产出”?是靠加大题目量,增加上课的时间,把所有课都变成习题课来提高分数,还是提高课堂效率,给学生减负,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学习成绩?

一杯水”一定要教师倒吗?教师是教学生学会“取水”,还是让学生等着“倒水”?我们的学生有“汲水”的本领吗?

怎样是一堂高效率的课?问自己四个问题,就知道这堂课效率是否高效

   1、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? (目标问题)

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清楚,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?获得多少?学到什么程度?如学外语单词,有的要四会(听说读写),有的三会(听说读)。

制定教学目标——优先备学生

我们老师天天面临这样“处境”:“教材”——高度智慧专家设计的;“学习目标”——拥有丰富知识的老师指定出来的,老师看来很简单的内容,学生可能困难重重。所以,备课时指定教学目标优先考虑学生——教学难度要适合学生,听课中,我发现有的老师难度过大,于是在理解环节上花时间,挤占学生训练和巩固时间,结果:学生当时理解了,但是,只是停留在理解阶段,然后遗忘,学的东西还给老师和书本。

2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?(效率问题)
    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说明问题,如果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效率高低。同样的教学内容,有的老师课前不布置预习,课后不布置作业,课上解决全部问题。有的老师课堂很热闹,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,而课后却布置大量的预习和作业,加重了学生的负担,这是违背规律的。      

教师要做到定目标、快节奏、讲练结合,当堂训练,体现学一点、记一点、会一点、知识当堂消化。“精讲多练”体现效率,孟媛老师课体现高效。

3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?(方法问题)

只要学生自己看书能解决的就要让学生看书,教师不要急于讲,学生不会的可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。学生实在不会的教师再加以点拨,教师一定退到最后一步。什么是“会”?学生看明白了但不一定会,能够写出来、甚至能够给别人讲明白才是会。

老师要为学生设计合适的“登高”台阶,老师认为容易的,学生未必认为是容易,因为,我们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设计教学,我们为什么能登上天华山?有人为我们设计给学生搭建“学习”上的扶手。

4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?(达标问题)
     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,一个老师下课后自豪地说: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知识全班每个学生都掌握了。这才是真正的好课。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,价值观也不能一刀切,但基本的核心知识、基本的技能训练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。

将重点放在巩固环节上

大部分课堂:老师上课,首先回顾与复习,然后开始进入新课,老师用课堂大部分时间来讲解、分析新课的内容,最后做一些训练题。老师的讲解过度,学生自然就饿缺少消化和巩固的时间。

老师讲解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,而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不是不能理解,而是没有巩固和掌握。

结果造成知识链的脱节,继续学习新知识面临新的困难,这个问题表面看是学生能力问题,实际上是以前的知识没有及时巩固造成的。于是,学生的学习形成了一个越学越差的“恶性循环”:理解—遗忘—学习新知识难以理解—遗忘得更快——放弃学习。如此反复,学生越学越掉队,越学越没劲,产生两极分化。如果将教学重点放到巩固环节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,形成“良性循环”——今天学习的知识掌握了、巩固了,就会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台阶,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也会增加,学习的动力更足、学习的效果更好、学习能力也会提高。所以,我们不能满足“讲过了”,更要关注巩固了、掌握了,这样,我们才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和目标,才算达标。

改变我们学校现有的课堂模式

魏书生说过: 不动摇、不懈怠、不折腾。首先我们要守住我们自己的优点。改革是为了解放学生,更是解放自己,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负担。教师的教学境界是:教是为了不教,让学生超过自己,老师由主演变成导演,由师长变成朋友。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,我们要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,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,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,目的是解决学生会学问题。

现在,我们的老师已经走在学校的前列,下一步,学校会整体拿出一个《课堂改革方案》。我们要统一思想:“以学生为主体、以教师为引导、以具体的任务为主线、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为目标。

同时,我们要实现由老师的一言堂课堂,变学生人人学习的课堂。实施“先学后教,当堂达标”,在评价老师体系中也要有变化:把重点评教转向重点评学,不再主要看教师讲得如何,而是要看学生学的效果如何。老师讲课的时间比例上多少为合适?一堂课老师讲多长时间为宜?现在有学校规定,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能超过10分钟,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。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能硬性规定时间。

我觉得基本的原则是: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,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,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讲。

 我们学校,初中、高中、文理、国际部,课型不同,模式也不同,学科不同,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多样化的,今天,我只是抛砖引玉和大家进行探讨,欢迎大家批评指正。谢谢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84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